第一,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,着力发挥行政区划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。一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发展,重点推动有利于培育新增长点、形成新动能和构建创新合作新机制、创新资源共享新网络的行政区划调整。二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,探索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,推进撤县设市、撤县设区、撤乡设镇等行政区划调整,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。三是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,构建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行政区划布局。推动东部地区探索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创新,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优化发展。有重点地推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行政区划调整,服务东北地区深化改革、实现振兴。加大对革命老区、民族地区、边疆地区、贫困地区行政区划调整的支持力度。四是围绕区域发展重大决策,强化行政区划保障支撑。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,统筹优化京津冀地区行政区划设置。按照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导向,推进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行政区划调整。落实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要求,适度超前谋划雄安新区行政区划建制及其内部行政区划设置。五是以提升质量、增加数量为方向,加快培育新生中小城市;以优化大中城市空间布局和管理格局为重点,有序推进市辖区规模结构调整,增强城镇的人口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。六是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推动优化重要节点城市行政区划设置。切实加强沿边沿海地区行政区划管理,增设边境口岸城市、边疆中心城市、兵团城市、海港城市。
在这种背景下,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,三四线城市很多年轻人开始大规模向一二线城市迁徙。
《大连设8个首站定点冷库 进口冷链食品集中消杀》第三,坚定文化自信,发挥行政区划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。一是在城镇型政区设置调整中更加注重文化因素。通过城镇结构和布局的优化调整,促进城市保留保护特有的地域环境、文化特色。二是支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。支持历史文化名城通过合理开展行政区划调整,拓展空间、疏解功能、优化布局,为创新历史文化名城管理体制、加强历史文化统一保护开发创造有利条件。三是总结和吸收我国独特的行政区划管理经验。注重总结经验和教训,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,顺应中国现实情况,结合新时代要求,继承和创新我国的行政区划体制。




